常规鱼类养殖技术之六池塘主养萍乡肉红鲫夏花技术
作者:
刘志放,肖增雪,范鸿潮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池塘主养
地方资源
萍乡肉红鲫
生长速度
夏花
遗传性状
适应过程
描述:
鲫鱼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在长期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变异的地方性种群,萍乡肉红鲫就是其中的一种.据<萍乡地方志>记载,该品种在萍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为挖掘和利用这一独特的地方资源,我们自1999年开始着手于萍乡肉红鲫的选育和应用研究工作,选育后的萍乡肉红鲫具有体色纯正、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强等特点,同时,养殖萍乡肉红鲫具有饲料来源广泛、养殖管理容易、捕捞容易以及极具观赏价值等优点.近年来我们进行池塘主养萍乡肉红鲫夏花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萍乡肉红鲫成鱼养殖试验
作者:
王启林,余智杰,张忠萍,肖增雪,刘志放,范鸿潮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成鱼
养殖
试验
萍乡肉红鲫
描述:
本试验采用池塘主养萍乡肉红鲫养殖技术模式,养殖饲料选用鲫鱼专用料,试验亩放萍乡肉红鲫1200~1500尾,搭配其他鱼类180尾,饲养210~240天后,萍乡肉红鲫从50g长到平均体重186~225g,最大个体258g,萍乡肉红鲫的产量为276~331kg/亩,其他鱼类产量为180~260kg/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8.8~9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养的模式是可行的,其产值分别达到3768~5290元/亩,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萍乡肉红鲫成鱼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尾密鲴冬片鱼种主养试验
作者:
范鸿潮,刘嵘,刘志放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养殖
试验
黄尾密鲴
防治
描述:
黄尾密鲴隶属于鲤科,鲴亚科,鲴属,俗称黄姑子、黄尾、黄片等,是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刮食附生藻类、腐殖质以及植物碎片,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广泛分布于各江河,湖泊,水库中,由于它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肉嫩味美等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黄尾密鲴冬片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好;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满足市场需要,我们进行了黄尾密鲴冬片鱼种主养试验。
萍乡肉红鲫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作者:
余智杰,王启林,张忠萍,肖增雪,刘志放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苗种培育
萍乡肉红鲫
人工繁殖
描述:
根据萍乡肉红鲫生物学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出了一整套人工繁殖技术:即亲鱼培育、亲鱼雌雄鉴别、亲鱼选择、人工鱼巢、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17℃以上(清明前后)即能自行产卵.该鱼对市售的渔用催产激素没有明显的选择,都能使其发情产卵,LRH-A的注射标准为10μg/kg,HCG为1000IU/kg.产粘性端黄卵.催产率为96%,受精率为85%,鱼苗孵化率为87%.在水温18-20℃时孵化时间为96h.萍乡肉红鲫苗种培育技术分为夏花培育和冬片培育阶段,其培育方法同其它鲫鱼苗种培育方法大同小异.
萍乡肉红鲫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作者:
余智杰,王启林,邓勇辉,洪一江,肖增雪,刘志放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含肉率
营养成分
萍乡肉红鲫
肌肉
描述:
萍乡肉红鲫的含肉率为70.33%(雌)和67.24%(雄),其肌肉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占17.82%,脂肪占1.35%,水分占75.00%,灰分占1.15%.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63.20mg/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55%,四中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11%.对鱼肉进行氨基酸评价,缬氨酸为其中一个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1.6.测定了Zn、Ca、Na、P、Mn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人工选育F5代萍乡肉红鲫RAPD遗传分析
作者:
梁星,甘云飞,王军花,张忠萍,刘志放,范鸿潮,洪一江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F5代
萍乡肉红鲫
选育
RAPD分析
描述:
萍乡肉红鲫是分布于江西萍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经过人工选育获得了较为稳定的遗传特征。用经过筛选的23个随机引物对25个人工选育F5代萍乡肉红鲫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子标记。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在250 bp至2 100 bp,共扩增的条带数为229,差异标记条带大多数为弱带,多态位点比例为12.7%;萍乡肉红鲫群体内的平均相似率为0.875 6,平均遗传距离为0.124 4。实验结果表明人工选育F5代萍乡肉红鲫的种质较纯,群体遗传变异较小。
黄尾鲴的胚胎发育
作者:
张燕萍,章海鑫,傅义龙,崔璀,刘志放,范鸿潮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期
黄尾鲴
胚胎发育
时序
特征
描述:
以人工繁殖获得的黄尾鲴受精卵为材料,运用Olympus倒置荧光显微镜对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观察。结果显示,成熟黄尾鲴卵的卵径为(1.1±0.04) mm,吸收膨胀后卵膜径为(1.50±0.08) mm。在水温为(25.0±0.5)℃的条件下,黄尾鲴受精卵历时26 h 35 min孵化出膜,出膜仔鱼全长(4.60±0.12) mm。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总积温为763.35℃·h。根据胚胎发育过程形态特征,将黄尾鲴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受精卵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发生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36个发育时期。
基于RNA-seq的黄尾鲴肝脏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作者:
张燕萍,章海鑫,崔璀,傅义龙,刘志放,范鸿潮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功能注释
黄尾鲴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描述:
为了发掘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功能基因特别是免疫相关基因,为其种质资源评价、群体遗传学多样性分析、基因连锁图谱构建、免疫相关功能基因地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基础信息,采用Illumina HiSeq2500高通量技术平台对黄尾鲴肝脏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去除低质量的raw reads,共获得了50 702 046条clean reads,组装得到53 527条Unigenes。采用BLAST相似性比对方法,把这些序列比对NR、String、Swissprot、KEGG和Pfam数据库,共有26 613条Unigenes得到了注释。有15 532条Unigenes获得了GO注释并分类到64个功能类别中,有7 737条Unigenes被归纳到COG的26个功能分类,共有14 642条获得了KEGG注释,共参与33条代谢通路中。根据免疫系统分类,共有1 299条Unigenes参与了16条代谢通路。从53 527个Unigenes中共找到98 82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转换64 396个,颠换34 430个)和18 119个SSR位点。研究结果为黄尾鲴免疫学、基因组学、基因克隆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