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风筝舞次

日期:2020-07-14 点击数:2037次

 

 

萍乡风筝舞又名放风筝,产生于清乾隆年间(1784),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传承,在编修的《萍乡县志》“风俗篇”中有多处记载,不少民间舞蹈多从灯彩中脱胎而来,如放风筝、傩舞等。“上元张灯”自十三日始……“先春三月,乡人乃舞”在爆竹声中沿门而舞的古朴民舞放风筝,已成为萍乡当时的一种民俗。这在《萍乡县志》、《萍乡市志》中和《省文化艺术志》、《萍乡市文化艺术志》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萍乡卷)中均有记载。1906年,清光绪丙年,萍乡籍人姚能三、刘汉初在萍城凤凰池开办了“凤鸣科班”,教“萍乡采茶戏”,便在折子戏《兰桥会》中以主人公兰玉凌的爱情故事编了一段“风筝舞”,后经萍乡湘东已故老艺人廖春山(女,1873-1970)传承至今。(注:1953年民舞艺人廖春山将《放风筝》舞蹈参加北京举办的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并进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后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1955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1937年老艺人廖春山传授于徒弟汤明英,汤及其弟子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提炼加工,使舞蹈更显得神形兼备、优美动人。

《萍乡风筝舞》是一个表现人民群众生活情趣的民间舞蹈,描述的是女主人公兰玉凌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晨,瞒着其母,假说到后花园去散心解闷,实则手拿个“花蝴蝶”风筝到郊外五里坡去放飞。在一片葱绿,生机盎然的野外,兰玉凌象一只自由的小鸟,随着风筝不知不觉来到十里亭,巧遇一“武小生”,玉凌见其才貌双全,倾心爱慕,相约另期再到旧地相见。舞蹈围绕这一内容,表演时,演员利用道具一把纸扇或一个“花蝴蝶”风筝,一路又唱又跳,翩翩起舞,模拟的放线、拉线、咬线、断线、粘线、背线、按线、收线等生活动作,提炼成舞蹈语言,配以碎步、云步、踏步、蹲步、交叉步等舞步,变换出各种优美舞姿和造型,表演者通过眼、面部传神于心态,表现少女亮筝、看筝、耍筝、放筝、玩筝、追筝、收筝、捡筝、抱筝等情景,使得整个舞蹈能较深刻地显示出人物活泼可爱的性格及少女纯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