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导航

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民初政局下企业的生存境遇 ——以1912年江西省接办萍乡煤矿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 李超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萍乡煤矿  江西省  北洋政府  描述: 辛亥革命后,江西省因地方财政困难而觊觎萍乡煤矿的厂矿产业资源,意欲收归己有。在江西省派员接办萍矿并以武力相威胁后,湖北省与日本势力密切关注事件的动态,汉冶萍公司董事会和萍乡煤矿管理者一面直接交涉抵制,另一面请求北洋政府和湖南省的保护。因此,围绕江西省对萍乡煤矿的争夺,形成了一个多方力量利益冲突与权力博弈的格局,反映了民初企业生存的复杂政治生态。
萍乡煤矿在汉冶萍公司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纪念萍乡煤矿创办110周年暨汉冶萍公司成立100周年
作者: 黄仂,周小建,虞文华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萍乡煤矿  历史地位  纪念  描述: 作为汉冶萍公司中地域面积最广、生产规模最大和产业种类最多的下属企业,萍乡煤矿不仅维系了汉阳铁厂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而且为汉冶萍公司的长期繁荣创造了重要条件.萍乡煤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谱写了汉冶萍公司工人革命运动历史中最辉煌的篇章.
萍矿警长之争:汉冶萍公司人事管理上的博弈(1918-1926)
作者: 蔡明伦,高秀英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萍乡煤矿  矿警局长  人事管理  描述: 为应对乱世之中巨大的治安压力,萍乡煤矿组建矿警,谋求安保和自卫。由于在人事管理上地方政府插手萍矿,导致萍矿警长更迭频繁,其中从1918年至1926年,竟然七易其人,其背后有地方政府、军方等各种势力参与角逐和博弈。警长之争的实质是萍矿矿权之争,影响所及,不仅削弱了矿警防卫力量,导致警长所用非人,管理不善,警队腐败,治安糟糕,更使萍矿受制于人,矿权不能自主。萍矿警长人事上的博弈更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冶萍公司缺乏有效的国家和社会支持,受到过多的掣肘和干扰,独立自主性丧失。
工业近代化在中国的提升和重塑*——汉冶萍公司研究三论
作者: 薛毅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跨行  城市化  组合  描述: 汉冶萍公司是近代中国最大的钢、铁、煤联营企业,是一家跨行业、跨省区的经营实体。该公司将钢、铁、煤联营,属于企业组织的创新,在经营管理上形成了一种更为有利的运行机制。该公司兴办之际,正是中国开始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之时。该公司的成立和发展是工业近代化在中国的提升和重塑,不仅带动了相关铁路、码头等的兴起,而且促进了资源型城市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大冶铁矿的兴建和发展促进了黄石市的建立;汉阳铁厂的出现推动了武汉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汉冶萍公司对于促进江南煤都萍乡市的兴起和发展更是功不可没。
汉冶萍公司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现状
作者: 方一兵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冶金工业遗产  冶金技术史  保护利用  描述: 汉冶萍公司是中国近代唯一大型煤铁厂矿联合企业,其现存器物、建筑、景观和文献等跨越了武汉、大冶、萍乡和重庆等地,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近代冶金工业遗产。当前汉冶萍公司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在相关企业的推动下已先于国家层面而得以展开,但尚未与技术史和工业史的研究紧密结合。对于中国近代冶金技术史研究而言,如何充分地利用和挖掘现存冶金工业遗产的价值,形成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技术史研究相互促进的局面值得给予重视。
盛宣怀与汉阳铁厂(汉冶萍公司)之再布局试析
作者: 袁为鹏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盛宣怀  厂址调整  工业布局  描述: 盛宣怀督办汉阳铁厂之后 ,围绕铁厂官督商办后铁厂厂址调整 (再布局 ) ,铁厂当局先后形成了在大冶另设炼铁大炉 ,在萍乡、湘东一带近煤处另办一厂 ,就铁厂原址附近改造扩建等三种不同调整方案 ,最终汉阳铁厂的厂址得到了巩固。本文通过还原这一决策过程并结合当时特定的经济地理条件对此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对学术界众说纷纭之汉阳铁厂的厂址选择问题予以科学评价 ,对中国近代工业布局之区位因素作了初步总结。
汉冶萍公司兴建大冶钢铁厂始末*
作者: 张实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岛道太郎  汉冶萍公司  大冶钢铁厂  贷款  生铁  描述: 1913年,汉冶萍公司在盛宣怀主持下,向日本贷款900万元兴建大冶钢铁厂,拟大幅增加生铁产量供应日本,以偿还债务;同时扩建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以适应大冶钢铁厂的生产需要。此举标志着汉冶萍公司的生铁和铁矿石生产均以供应日本为主,背离了“造轨制械”的初衷,以致对日依赖进一步加深,风险进一步增大。大冶钢铁厂由日人大岛道太郎设计并负责施工,先后因受征地、欧战影响,又因设计错误,历时10年才完工。1923年1号炉举火开炉一再受挫,暴露了设计、施工中的许多问题; 1925年10月因运道阻塞、缺少焦炭全厂停产。从建成到停产,大冶钢铁厂共产生铁不到26万吨。
汉冶萍公司新铁厂选址大冶的原因探析
作者: 左世元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冶萍公司  铁厂  新建  1913年  原因  描述: 铁厂建在汉阳造成了巨大的生产成本,这一决策性的失误是后来汉冶萍公司决定新建铁厂的直接原因。萍乡煤矿和大冶铁矿都有新建铁厂的有利条件,但汉冶萍公司最终还是选址大冶,其原因在于:大冶一直是汉冶萍公司主事者比较看好的一个地方;与大冶相比,萍乡民风剽悍,复杂的社会治安环境不利于新厂的建设和发展;在大冶建新厂有更多便利。
背景装饰 背景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