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导航

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钦杭成矿带北段兴源冲铜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 李兴远,周永章,张景茹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矿床成因  陆块  铜多金属矿床  结合带  成矿带  资源评价  铜矿床  优势矿种  不均一性  地质调查  描述: 钦杭成矿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结合带,西南端起自广西钦州湾、向北延伸到浙江杭州湾地区,曲蜒长约2000 Km。钦-杭结合带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一性,据此,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等把其划分为两段:东段和西段。东段大体相当于江山-绍兴分布区域,西段包括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周永章等(2012)根据结合带内部的不均一性及优势矿种的区域分布把钦-杭结合带分为北、中、南三段,其中北段是指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该段发育一系列古海
钦-杭结合带在中生代构造转折事件以前的板块构造机制
作者: 曾长育,周永章,郑义,虞鹏鹏,牛佳,梁锦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生代构造转折事件  扬子地块    板块构造机制  杭结合带  岛弧俯冲环境  华夏地块  描述: 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是位于扬子与华夏两大古陆块中间的巨型构造结合带,在演化成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之前,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岩浆事件。扬子和华夏板块于新元古代通过四堡造山运动(1 000~880 Ma)沿江山—绍兴断裂,经赣东北、湘中至钦州湾地区发生碰撞-拼合事件,拼合界线大致位于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内,形成“两陆夹一盆”的主要格局。后碰撞过程经历了造山后岩浆活动和大陆拉张裂解两个过程,在结合带形成广阔的拉张盆地,加里东期(460~410 Ma)以及印支期(250~200 Ma)发生的碰撞-拼合事件导致扬子和华夏地块多次再造,引发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并形成了华南统一的沉积环境。受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华南地区中生代构造转折事件(125~140 Ma)使华南地区主要构造背景由碰撞挤压调整为岩石圈减薄,成为华南最重要的岩浆活动和成矿期。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均一性和演化历史差异,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可分为北段、中段和南段3段。其中,中段与传统南岭大体一致;北段为南岭以北地区,即绍兴—江山—萍乡一带;南段为南岭以南地区,大致与云开隆起—十万大山盆地相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在云开地块西缘的一系列变质基性岩、超基性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洋中脊(MORB)或者岛弧(ITA)特征的构造环境,最近在岑溪一带发现形成于加里东期(441 Ma)的变质火山岩同样具有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在十万大山两侧发现早中生代的酸性火山岩和流纹岩具有典型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可见结合带南段曾经存在古老洋壳,先后经历了新元古代、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碰撞造山事件,与北段演化历史具有一致性。
南段新元古代俯冲作用:来自粤西贵子混杂岩变基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作者: 虞鹏鹏,周永章,郑义,陈炳辉,杨威,郭晓昱,陈硕,牛佳,周维丽   来源: 暂无 日期: 暂无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板块俯冲  新元古代  结合带  变基性岩  桂北地区  蛇绿岩套  杂岩  超基性岩  俯冲作用  扬子板块  描述: 钦—杭结合带(简称钦杭带)是位于华南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间的巨型结合带,记录了新元古代古华南洋板块俯冲-陆陆碰撞过程。根据其内部不均一性可分为北、中、南三段。新元古代早期,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沿江山—绍兴—萍乡断裂拼贴汇聚,留下了许多板块俯冲的证据。例如,钦杭带北段江山—绍兴断裂带、东乡—德兴断裂带分布的970~880 Ma蛇绿岩套,洋壳俯冲形成的0.9 Ga岛弧岩浆岩;中段桂北地区830 Ma岛弧性质基性-超基性岩墙。但对于南段,学者的认识并不一致。南段是否存在该时期的俯冲作用?
背景装饰 背景装饰